第8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8.1 概述
地下水通过补给与排泄,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保持生生不息的循环交替,支撑相关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
地下水补给是指饱水带获得水量的过程,水量增加的同时,盐量、能量等也随之增加。地下水排泄是饱水带减少水量的过程,减少水量的同时,盐量和能量也随之减少。
地下水通过补给和排泄,不断活得和消耗水量,形成可再生资源,是人类永续利用地下水的前提;活得、消耗并重新分布能量,保持不断流动和循环交替;活得与消耗并重新分布可溶气体及盐量,更新溶滤能力;保持不断流动循环,与外界发生水量、盐量和能量的交换,在内部,实现水量、盐量和能量的时空演变,对外部,支撑相关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没有补给与排泄,地下水支撑的相关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地下水存在两类水质演变方向不同的排泄方式:1、盐随水去的径流排泄,导致地下水及土壤不断淡化 2、水去盐留的蒸散排泄,导致地下水及土壤不断盐化。地下水排泄去路包括:溢流地表成泉,向地表泄流,土面蒸发及植物蒸腾。
8.2地下水补给
8.2.1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
(1)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机制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部分被植被叶面截留而蒸发,部分积聚洼地而部分蒸发;剩余的水量,部分滞留与包气带,部分转换为地表径流,其余的成为地下水补给量。
地面的分流,取决于降水强度与(地面)入渗能力的关系:降水强度小于入渗能力时,降水全部入渗进入包气带;降水强度大于入渗能力时,超过入渗强度的部分形成地表径流。
包气带截留的水量,用于补足降水间歇期由于蒸散造成的水分亏缺。
大气降水最终转换为:地表径流量、蒸散量及地下水补给量。
入渗能力首先取决与包气带渗透性,沙砾等粗粒松散沉积物、裂隙和岩溶发育的基岩,具有良好入渗能力;渗透性弱的粘性土、裂隙岩溶不发育的基岩,入渗能力差。
通常,入渗能力随着降水延续而降低,最后趋于稳定。
降水入渗存在两种方式:活塞式入渗及捷径式入渗。前者的下渗水流犹如活塞推进,出现于均质岩土;后者下渗水流呈指状推进,存在快速移动的优先流,出现于发育虫孔、根孔和裂隙的粘性土,以及裂隙岩溶发育不均匀的基岩。
(2)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气候、地质、地形、植被、土地利用。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3)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量的确定
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量的确定,大体上分为:水均衡法、地中蒸渗仪法、包气带水分通量法,利用环境组分求算,人工投放示踪剂求算,以及数值模拟。
山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具有以下特点:
1、主要分布基岩,地面渗透能力的差别远大于平原松散沉积物。
2、地形起伏与地质结构相结合,地形高处的降水以坡流或河流形式汇流补给低处的地下水,汇流区的范围通常大于补水区。
(3)地表水与地下水都来源于本地的大气降水。
(4)地形切割强烈,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大,包气带以重力水为主,截留水量通常不大,通过向泉或河流排泄。
汇水区地下水排泄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求取:
1)具有隔水边界的含水系统,以泉的形式集中排泄时,可通观测泉流量求取。
2)具有隔水边界的含水系统,以向河流泄流的形式分散排泄时,可通过水文学中流量过程分割激流的方式求取。
8.2.2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地表水水位高于地下水
2、两者之间存在水力联系
8.2.3地下水的其他补给来源
昼夜温差大的干旱沙漠地带,凝结水有可能补给地下水,灌溉水渗漏、水库渗漏,以及输水管道渗漏都会增加地下水的补给。
(1)凝结水及其对地下水的补给
空气的湿度一定时,饱和温度随温度下降而降低,温度降到某一临界值,达到露点(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相等),温度继续下降,超过饱和湿度的那部分水汽,转化为液态水,这一过程便是凝结作用。
(2)灌溉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下渗补给地下水的那部分灌溉水,称为灌溉回归水。
灌溉渠道渗漏及田面入渗使地下水活得补给。
8.2.4地下水人工补给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含义是:采取有计划的认为措施,使地下水活得天然补给以外的额外补充。
人工补给地下水具有多种目的:利用含水层作为地下水库,调蓄其他水源,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植被退化,维护湿地,防治土地沙漠化);防治某些地质灾害(防治海水或咸水入侵地下淡水,避免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利用含水层调蓄热能等。
人工补给地下水通常采用地面、河渠、坑塘蓄水渗补、井孔灌注等方式。
8.3 地下水排泄
地下水通过泉、向地表水泄流,土面蒸发,叶面蒸腾等方式,实现天然排泄,通过井孔,排水渠道,坑道等设施,进行人工排泄。
8.3.1 泉
泉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
前者是承压水的排泄,后者是潜水或上层泄水的排泄。
侵蚀泉:单纯由于地形切割地下水面而出露,包括切割潜水含水层及揭露承压水隔水顶板。
接触泉:地形切割使相对隔水底板出露,地下水从含水层与隔水底板接触处出露。
溢流泉:水流前方切割导水断裂,断裂带测压水位高于地面时出露形成泉。
接触带泉:岩脉或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地下水沿冷凝收缩形成的导水通道出露。
8.3.2 泄流
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体时,除个别以水下泉形式集中排泄外,大多为分散的线状泄流。
8.3.3 蒸发与蒸腾
土面蒸发及叶面蒸腾是地下水转化为气态水向大气排泄的两种方式。
影响地下水蒸发的主要因素:气候 潜水埋藏深度及包气带岩性。
单纯测定蒸腾量:快速称重发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茎流计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估测蒸腾量或总蒸散量。
8.3.4 地下水的人工排泄
用井孔开采地下水 矿坑疏干 开发地下空间排水 农田排水等,都属于地下水人工排泄。
8.4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与排泄
常见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方式:含水层之间通过叠合接触部分发生补给,含水之间通过导水断裂发生补给,含水层之间通过穿越其间的井孔发生补给,含水系统内部通过弱透水层越流而形成统一水力联系。自考大专《水文地质学》(01542)复习资料由湖北自考大专网整理编辑,转载就注明出处。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成人高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