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西方管理思想
(一)东方管理思想(次重点)
1.识记:各流派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内容
一、 中国传统管理活动
中国传统管理活动主体的正当性基础表现在:
(1.德性 2.能力 3.身份等级)
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保障
(1.德治教化2.法律规制3.权数运用)
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
(1.君 2.臣 3.民)
二、 中国近代管理思想的嬗变
(1.洋务运动:近代管理模式的试验2.清末新政“近代管理体制的蜕变3.辛亥革命:近代管理理念的飞跃)
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两种路向:后孙中山时代的国民独裁统治;人民民主管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二)西方古典管理思想(次重点)
2.识记: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内容、标准化管理、例外原则、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合法型统治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倡导的科学管理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体现在八个方面:
[1.劳动定额原理(为某种工作规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
2.第一流工人制
3.标准化管理(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公认的操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搭配以致机器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进行分析,消除不合理因素,把各种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的、标准的操作方式。)
4.刺激性工资制度(制定科学的定额和标准;按照工人完成定额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工资率;把工资给人不是给职位)
5.思想革命
6.计划和执行分离原理
7.职能工厂制(工厂是“军队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8.管理的例外原则(是指工厂的高层管理者只集中精力处理生产经营中重大的问题,而把那些经常出现、重复出现的“例行问题”的解决办法制度化、标准化,并交给工厂中的下级人员去处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法约尔被誉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他归纳出一般的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团结
韦伯行政管理思想(韦伯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模式—科层制)科层制是指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专业化、综合化的设层分职的行政组织制度,他把统治分为三种:传统型、魅力型、合法型(合法型溶质的组织形态是建立在理性和法律基础上的,一切权利、权威来自理性和法律原则。以依法治国、实行法治为其主要特征)
科层制的组织特点:
合理明确分工;可曾等级制;组织与管理依据规章条理进行;管理工作中的非人格化;合法合理的人事制度
(三) 西方行为科学管理思想(重点)
识记:西方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内容、霍桑实验、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及具体标准、X理论、Y理论、双因素理论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物质需求的“经济人”;企业之间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在于通过对工人“满意度”的增加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非正式组织是指员工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团体。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需要分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奥尔德弗ERG需要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 “ERG”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三种需要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沦,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非曲直,成就需要理论,麦克莱兰德需要理论,麦克莱兰德需要激励理论,麦克莱兰德的需要理论,麦克莱兰德的需要激励理论,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激励需求理论,麦克利兰的三需求理论,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3种需要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弗洛姆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阐明了激励职工的方法。他认为:某一活动对于调动某一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激励(motivation)的强度,取决于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的需要的价值的大小――效价(valence)与他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能导致该结果的概率――期望值
麦格雷戈"x-y"理论:X理论是传统管理学观点。它假定人生来是懒惰的,工作必须要人监督。麦格雷戈提出Y理论:1)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的努力像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2)外部控制和惩罚的威胁不是使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3)对目标负有责任是与成绩联系在一起的报酬的函数4)在适当条件下,人会接受责任并且主动承担责任5)在解决问题方面,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具有发挥相当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的能力6)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仅仅部分的利用了一般人的智力潜能。
沙因的复杂人假设理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在不同的组织或统一组织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统一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对不同管理方式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四)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
理解:孔茨的“管理过程”理论、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理论、科特的“领导理论”、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德鲁克的“经验主义”理论(一般)
理解: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豪斯和米切尔的“目标——途径”理论、西蒙的“决策” 理论、卡斯特的“系统管理”理论(一般)
识记:Z理论、波特提出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组织文化、企业再造、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虚拟型组织(重点)
Z理论由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提出来的,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鉴于美国企业面临着日本企业的严重挑战。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生产率普遍高于美国企业,而美国在日本设置的企业,如果按照美国方式管理,其效率便差。根据这一现象,大内提出了美国的企业应结合本国的特点,向 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一种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大内把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他认为当时研究的大部分美国机构都是A型组织。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沙因组织文化理论:沙因综合前人对文化比较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层的处于组织根底的文化分成以下五个维度:
1.自然和人的关系:指组织的中心人物如何看待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认为是可支配的关系还是从属关系,或者是协调关系等。组织持有什么样的假定毫无疑问会影响到组织的战略方向,而且组织的健全性要求组织对于当初的组织/环境假定的适当与否具有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检查的能力。
2.现实和真实的本质:组织中对于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现实的,判断它们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论证真实和现实,以及真实是否可以被发现等等一系列假定。同时包括行动上的规律、时间和空间上的基本概念。他指出在现实层面上包括客观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和个人的现实。在判断真实时可以采用道德主义或现实主义的尺度。
3.人性的本质:包含着哪些行为是属于人性的,而哪些行为是非人性,这一关于人的本质假定和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等等假定。
4.人类活动的本质:包含着哪些人类行为是正确的,人的行为是主动或被动的,人是由自由意志所支配的还是被命运所支配的,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娱乐等一系列假定。
5.人际关系的本质:包含着什么是权威的基础,权力的正确分配方法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应有态势(例如是竞争的或互助的)等假定。
企业再造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也就是说,“从头改变,重新设计”。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自考大专网为您提供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成人高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